返回列表
重要资讯

践悟 | 深化运用群众点题机制

安徽省淮北市纪委监委聚焦医保基金领域突出问题开展监督,将欺诈骗保、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资金监管不力等问题列为整治重点,严查突出问题。图为该市纪检监察干部在相山区行政服务中心医保窗口向工作人员了解有关情况。梅月 摄

福建省建瓯市纪委监委将村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问题纳入点题整治重点监督内容,通过查阅账目台账、入户走访等方式强化监督检查,守护好群众切身利益。图为该市纪检监察干部向群众了解相关情况。郑锦兰 摄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深化运用群众点题机制,指导各地选择民生痛点难点因地制宜开展整治,让群众可感可及。在系统性整治民生领域突出问题过程中,纪检监察机关如何创新运用群众点题机制,推动“点题”常态化,督促“答题”长效化,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我们采访了三位地方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

本期嘉宾

韩祥安 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代主任

李朝晖 安徽省淮北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王春 江苏省常熟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把“话筒”交给群众,确保点题整治落到群众心坎上

记者:找准找实问题是深化运用群众点题机制的前提和基础。工作中,如何找准找实群众反映强烈、具有共性的突出问题,确保点题整治落到群众心坎上?

韩祥安:深化运用群众点题机制,整治问题要更加精准,整治机制要更加健全,整治成效要更加明显,通过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助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夯实党的执政根基。近年来,我们紧盯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领域突出问题,探索开展点题整治工作,着力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提升点题的精准度,在承接好上级部署的整治项目基础上,我们立足南平实际,严格按照“可操作、可整治、可见效、可评估”的选题标准,坚持“开门整治”,把“话筒”交给群众,公开征集年度点题整治选题建议,多渠道收集民生热点问题投诉,系统梳理查处的侵害群众利益案件,分领域、分地域、分层级,找准民生痛点。通过综合研判,我们把群众反映强烈的政务服务领域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交通安全领域监管执法“宽松软”问题、建筑垃圾清理处置问题、随意增加社区证明事项问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不规范问题作为重点整治内容,与上级部署的整治项目同步开展。同时,委托第三方对整治成效开展社会评价调查,确保点题整治落到群众心坎上。

李朝晖:我们把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具象化为“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社会评价”实践路径,坚持以群众诉求为靶向、群众需求为目标、群众满意为标尺,持续深化整治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群众的痛点难点有哪些、在哪里,群众最有发言权。只有更好地倾听民声、了解民意、贴近民生,才能找到整治工作的突破口。我们建立“收集—汇总—研判”的常态化点题链条,既充分运用线上各类平台广泛收集民意,又组织纪检监察干部访企入村,深入一线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了解群众期盼,多方找、把准脉,系统建立群众需求清单。综合运用大数据等手段,分析研判影响群众获得感的突出问题、具体事项,明确责任主体、工作目标、具体举措、整改时限,深入开展“小切口、近距离、常态化”的整治,确保点到要害、治出成效。比如,针对群众反映安置房分配不公平、拆迁补偿不到位、搬迁安置难等问题,我们牵头组织住建、自然资源和规划、财政等部门集中会商,部署开展安置房分配环节突出问题整治,严肃查处一批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推动相关县区及时支付群众拆迁安置过渡费,解决群众烦心事。

王春:对县级纪委监委来说,监督力量有限,能否点准题、找到有效切入口,决定整治方向,影响整治效果。为使监督任务更具体、监督靶心更聚焦,实现监督力量精准投放,我们直面“选准题”关切,紧扣群众切身感受、切身利益,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等领域,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党风政风基层行、基层巡察、信访举报等渠道,广泛收集民声民意。完善制度机制,加强与人大、政协等机关的协作联动,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会商、共同研究,准确把握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的特点表现,精准选取整治小切口,明确整治项目、责任部门、目标任务,集中力量,以重点突破带动系统施治,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比如,在整治民生领域外包服务问题过程中,群众对不规范使用村集体资金购买第三方服务意见较大,经分析研判,我们将镇村购买第三方服务突出问题作为小切口,会同市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开展整治,推动基层规范购买外包服务,压减支出,为基层减轻负担。

协同高效答好题,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参与格局

记者:群众点的题,不少是顽瘴痼疾。要啃下“硬骨头”,必须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参与格局。实践中,如何推动协同高效答题,确保点题见效?

李朝晖: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既要知难而上、动真碰硬,更要凝聚多方合力、构建共治格局。我们建立“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同题共答机制,对群众反映的跨系统、跨部门、跨层级难题,由市领导牵头研究制定问题解决方案,相关职能部门和县区政府参与,细化工作举措,纪委监委全程监督推动,既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又举一反三全面摸排、系统整治。比如,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问题,我们坚持条块结合、联动整治,推动整改问题644个,制定出台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管理等制度,有效提升农村集体“三资”运营和管理水平。建立群众点题快速响应机制,及时梳理交办群众所点之题,全程监督推动相关部门整改整治,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结果。问题办结后,强化跟踪问效,群众不满意的,推动继续发力、深化整治;群众满意的,督促巩固提升拓展,努力让群众可感可及、看到变化。

韩祥安:我们注重建立长效机制,推动职能部门明晰责任边界,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把该管的事情管好、管到位。建立责任传导机制,将点题整治成效纳入职能部门绩效考评,增强职能部门主动抓的内生动力,同时,对工作推动滞后的,纪检监察机关直接约谈主要负责人,推动“要我做”变为“我要做”“要做好”。建立定期会商机制,由纪委监委班子成员牵头督促落实点题整治项目,对跨部门项目,定期召集职能部门开展联合会商,推动解决整治工作中的堵点难点。建立反馈评价机制,对点题整治过程中群众的投诉举报第一时间交办转办:对能即时处置的,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在时限内处置完毕并向群众反馈;对需要一定时间处理的,要求明确处置措施、时间节点、责任人,并在规定时间节点向群众反馈进展情况。处置完成后,让群众对处置结果进行评价,做到整治成效好不好由群众说了算。

王春:我们坚持从关系群众利益的“点”出发,多方协同联动,深化拓展系统整治。实践中,由市纪委监委牵头抓总,负责研究部署、谋划推进、组织实施点题整治工作,实行项目化推进、流程化运作、清单化管理,“室组地”联动监督,督促各职能部门同向发力、同题共答。同时,将点题整治项目纳入“一季度一主题”政治监督内容,看态度、看措施、看落实、看效果、看举一反三,对整治工作推进不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挂牌督办、约谈提醒,压实责任,确保成效群众看得见。比如,针对长期困扰企业的“多头迎检”问题,我们推动“综合查一次”改革,督促职能部门在全市推广跨科室、跨部门、跨层级联合执法检查,防止随意检查、多头检查。

锚定长效建机制,推动从整治“一题”到治理“一域”跨越

记者:群众点题整治是系统工程。如何根据群众需求变化,持续深化运用群众点题机制,解决好民生痛点,推动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韩祥安:持续深化运用群众点题机制,我们在优化选题方面,将积极探索更多元的点题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征集群众意见的同时,结合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在日常监督中了解的群众诉求,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反映集中、矛盾突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分类,进一步调准焦点,增强整治的精准度。在开展社会评价方面,不断拓展评价主体、创新评价形式,通过媒体等平台公开“成果清单”“制度清单”,以“清单晾晒”“对单比较”等方式接受评价。在公众评议的基础上,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监察员,以及基层干部、群众等开展体验式察访,找不足、提建议,不断改进点题整治工作。在巩固整治成果方面,督促职能部门聚焦问题背后的体制机制问题,深化改革,堵塞漏洞,防止问题反弹回潮,实现从整治“一题”到治理“一域”跨越。

李朝晖: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背后,往往存在漠视群众合理诉求、推诿扯皮“打太极”、不担当不作为等不正之风,存在啃食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存在职能部门监管不力、失职失责等情况。我们始终保持查办案件的高压态势,推动正风肃纪反腐向基层延伸,守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治理进步。注重运用科技手段赋能监督,针对群众点题较为突出的领域,建立大数据模型,汇聚财政、卫健、市场监督管理等职能部门数据,通过分析、关联、比对等方式,深入挖掘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时,强化“室组地”联动,由对口联系监督检查室牵头,联合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分领域建立案件工作专班,深挖彻查系统性、行业性风腐问题。做实做细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加强个案剖析、类案分析,系统梳理案件暴露出来的廉政风险点、制度空白点,找准问题症结,精准提出纪检监察建议,督促案发单位加强警示教育、完善制度建设、堵塞制度漏洞,切实把监督办案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王春:我们坚持以数据赋能为治理提“智”增效,贯通多部门数据资源,分类建立监督模型,实现数据共享、动态更新和比对分析,同时,依托片区协作、“巡纪审”联动等机制,线上线下发力,提升点题整治成效。坚持查改治贯通,聚焦查处的典型违纪违法案件,采取“一案一剖析”的方式,深入研判案件暴露出的共性问题和个性特点,完善制度机制,堵住漏洞。针对类案问题,组织行业主管部门共同会商分析,找准问题症结、挖掘深层原因,确保纪检监察建议问题分析具体、提出建议精准。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评价项目整治效果,推动建立健全民生领域治理机制,定期公布治理成效,多措并举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群众评价良好的,顺利结题,转入长效治理;群众认可度不高、满意度偏低的,由派驻纪检监察组“嵌入式”督导,做到实时跟进、过程把控、动态纠偏,并协同市委巡察机构,将点题整治推进情况纳入巡察关注重点,跟进开展巡察监督,持续释放点题整治的综合效能。(本报记者 李张光)